“我身边的清华人”:水木清华 奋楫笃行

2024-04-30

序 言。

四秩春秋,砥砺奋进,值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成立四十周年,让我们情系环境,同庆华诞,听我们身边的清华人讲述清华的百年故事,回忆与清华的往昔岁月;看他们的奋进脚步、拼搏身影,感受清华人身上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精神力量。行胜于言、坚守岗位、全心奉献,守护绿水青山 ,榜样就在身边。

点击视频,听我身边清华人的故事

漫漫环保路初心终不改

流光一瞬,作为首届清华大学工程博士,我十分怀念在环境学院的日子。我一直记得,钱易院士在对我的论文开题作指导时说,做研究不应只是写几篇论文,要作真正对社会有用的贡献。

在环境学院攻读博士期间,我深感集中式地上污水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种种弊端:污水收集管网长、投资大、运营维护难以及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同时,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厂占地面积大成为新的难题,被城镇包围后,臭气、噪声等邻避问题使得百姓生活质量受到威胁。当时我敏锐地意识到,下沉厂或许能成为解决之道。

钱易院士作论文开题指导

在钱易院士、王凯军老师等的关心指导下,我确定了下沉厂这一研究方向,并以“聚焦地下污水处理厂”为主题,在清华大学首届工程博士高峰论坛上向社会分享。然而,当时行业对下沉厂认识并不一致,有观点认为这一系统复杂、安全性差、造价高昂,并非未来发展趋势。当时,时任校长陈吉宁的演讲《选择与坚持》中提到“无论面对机会还是挑战,都能有舍弃的胸怀和勇气,都能从国家利益出发、从大众福祉出发,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专心专注地做下去”,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坚信这个系统对于解决当前城市水资源短缺以及集中式地上厂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值得我们长期投入与坚持。

清华大学首届工程博士高峰论坛

每一项新事物的发展、壮大都来之不易。在那次论坛之后,我和团队并没有因为外界的质疑而气馁,相反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决心通过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闯出一条新路。

流域水环境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以贵阳南明河为例,贵阳市经过20年高速发展,GDP增加了16倍,然而作为贵阳母亲河的南明河却面临着生态基流严重不足的困境,水质恶化,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由于是喀斯特地貌,城区人口密度超过香港,治理难度极大。我们通过深入调研与反复论证,在国内还没有城市黑臭河治理成功先例的情况下,最终和政府一起决定采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面对这个挑战。我们沿南明河干支流新建和改扩建了24座分布式下沉再生水厂,与大集中模式相比,不仅节省投资52亿元,还年节省调水费用1.5亿元。经过系统治理,南明河水质全年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沉水植物覆盖率由15%提高至80%,河道8年不积淤,水生植物种类突破10种。如今南明河已成为生态之河,项目也被国家三部委联合评为城市母亲河治理的国家示范项目。学习强国高度评价“南明河是世界首个城市尺度分布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成功实践”,实现了政府放心、百姓满意、行业赞誉。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改变了传统污水处理厂,更开启了污水处理行业的新篇章。

我们充分吸取了学界、行业的意见,不断完善系统设计和功能,努力提高其安全性和经济性。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取得了显著成果,该系统从贵阳南明河项目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北京城市副中心、上海嘉定、大理洱海、成都天府、宁波、西安等全国22个省市都留下了我们技术的足迹。如今,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已经在国家多个示范项目成功应用,并获得了国内外高度认可。2022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相继发文,鼓励因地制宜推广污水厂下沉、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央视第一时间将北京项目作为典范报道。亚洲开发银行和财政部为团队颁发影响力奖,赞誉该技术体系将引领中国乃至世界水环境治理未来发展方向。

国际水协IWA项目创新奖颁奖现场

2022年9月,我前往丹麦,作为唯一中国水企代表荣获了IWA项目创新奖,国际水协主席告诉我,竞争十分激烈,我们的技术体系最终从52个国家的20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证明了我们当初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也为我们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坚持带来了最好的肯定。

侯锋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左二)等人领取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

值此母校清华大学环境学院40周年院庆之际,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我对环境学院的深深感激之情,衷心感谢对我的培养与关怀,正是环境学院优秀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广阔的学术平台,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前沿的科研项目,与众多优秀的师生共同交流学习。母校“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塑造了我对待科研的认真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展望未来,我和团队将继续致力于环保事业,也将时刻铭记母校及环境学院的教诲和期望,行胜于言,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环境保护和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增进民生福祉而不懈奋斗!

在清华见大先生、习大学问,重塑金融思维

距初次踏入清华校园已十年有余,我清楚地记得,对清华园的憧憬化为现实时的激动,课内外受恩师朱武祥指点引导时的豁然,与来自全国各地优秀同学进行思想碰撞时的畅快……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对我个人能力提升、职业生涯发展、人脉圈层积累乃至家庭生活都带来了深远影响。我和爱人结婚是在清华百年校庆举行的集体婚礼上,后来我爱人也去了经管学院念研究生,可以说与清华结缘深刻影响了我的个人和家庭生活,我对清华非常感恩。同时,我在清华念的经济学博士,金融思维的训练深刻影响了我的工作和学习。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强调自强,榜样力量也深刻地影响了我,这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指引,让我向先贤学习,跟着前辈进步,对社会有所贡献。很幸运现在在集团工作,身边还有很多清华人的身影,延续了清华的学风。

导师朱武祥及同学们合影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全面的训练培养越来越重要,对于立志去清华念书的同学来说,除了要刻苦学习,筑牢学业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增加与清华大学的契合度,另外也需要一些运气和机缘,不必过度神话,同时要严肃对待。而对于从清华毕业即将进入企业的校友,我有两点建议:一是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学如何应用很关键,从需求端解决问题。二是拥有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竞争、行业升级,练就自己的武艺,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不确定性的挑战。

李峰与其爱人

我时常怀念经管学院的伟伦楼,在闹中取静的咖啡厅里看书、与同学们畅聊。楼前有两棵玉兰,每年3月花开,特别漂亮。那里还有一只大耳朵雕塑,提醒人少说多听,行胜于言。我很推荐大家去清华荷塘,那里有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微风吹过荷塘“一道凝碧的波痕”。我结婚的时候也在那里拍过照片,现在常带家人孩子回去看看那里的美景。当然偌大的清华园,盛景远不止一方荷塘。漫步校园,清华路、图书馆、教学楼、校史馆、艺术馆等,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值得置身其中深度探访,用脚步丈量这座百年学府的每一处角落。

清华大学主楼(朱武祥教授 摄)

工作之余,我比较喜欢运动,包括爬山、快走、徒步。因为我本身所从事的环保行业,让我天然形成了亲近大自然的习惯,感受生态之美、健康之美。另外,我比较喜欢阅读、看展,尤其是清华大学的艺术博物馆,每每回到校园,都会观摩欣赏。同时,我也喜爱与同行友人畅谈交流共议,为服务环保事业、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

清华最宝贵的精神——“行胜于言”

2005年我到清华环境学院读博士,师从施汉昌教授,之后又做了一站博士后,2011年离开清华。在清华的6年时间,让我和污水深深结缘。我当时的博士课题是“一项关于新型小城镇污水处理的技术”,从实验室的小试到200吨的中试,之后与一家环保企业合作在三峡库区做了4个实际的工程项目,让我拥有一段非常完整的污水技术从开发到应用的全程经验,为我将来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在清华期间,我曾到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公派留学半年,这期间与亚琛工大的博士共同做课题,我学习到德国的研究细化分工,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效率提升帮助巨大。

出站之后我选择来企业是受到我的导师施汉昌的影响,他的技术对所有企业开放,特别希望这些技术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所以我2015年来到中国水环境集团工作。

我想每个学子心中都有一个清华梦,不管是本科、硕士、博士,每个阶段都有机会,像我硕士毕业之后工作了一段时间才去考的清华。我觉得首先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另外要打好基础,不管是专业还是外语上,都要为自己的目标做好准备。

庞洪涛与同学们在清华大学篮球场合影

我时常想念学校的篮球场。那时每天学习和研究后,经常会和同学去打篮球,运动之后非常快乐,也与同学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同时推荐大家有机会去清华的食堂,口味非常好。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40周年返校日 (庞洪涛 摄)

在清华的大礼堂前面有一个日晷,上面写了4个字“行胜于言”,这是清华的校风,也是我认为清华最宝贵的精神。“行”就是行动、做事;“言”即说话,我最初理解就是要少说多做,行动要更强。后来我又多了一层理解,行胜过言,就是你做的东西要超过你说的,甚至要再多好一点,达到超预期的效果,我觉得这个更为重要。

我保留了大学时期爱运动的习惯,在工作之余喜欢打篮球。集团也有自己的篮球队,还经常组织比赛,其中和彭永臻院士及其团队在水立方打过一次比赛,让我非常难忘。另外,公司总部所在的通州区自然资源也非常好,我周末也会带着家人去大运河森林公园露营放松。

清华塑造了我坚定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

在清华度过的9年时光,无疑是我人生旅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起点。回首往昔,我深感清华所传授给我的,最为珍贵的便是那“又红又专”的精神。“红”代表着坚定的方向,“专”则意味着切实的行动。如今,在中国水环境集团工作,我深刻体会到这种精神的实践意义。我们团队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从污水中提取水资源、绿色能源以及信息,为社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如今,进入清华的途径日趋多样化,诸如特长生选拔、推荐等途径为更多学子提供了机会。而在我那个年代,高考是通往清华的主要桥梁,唯有深入理解并掌握每一个考点,方能从容应对。我倾尽99%的努力去钻研知识,同时也不忘那1%的运气。

清华的老校长曾言:“所谓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而在清华,我们既拥有学识渊博的大师,又有巍峨壮观的大楼。这里有丰富多样的讲座,我强烈建议大家去听一听,感受大师们的智慧与风采。此外,清华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俗话说:“吃在清华。”如果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去品尝。

作为一名典型的工科男生,我在才艺方面并不突出,但我对探索大自然却情有独钟。闲暇之余,我喜欢四处游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用镜头记录下与水相伴的美丽瞬间。我还创建了一个视频公众号,名为“绿水青山天天向上”,旨在科普与水相关的知识。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请多加关注!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我是2006年到清华读研究生,2015年博士后出站,在清华待了整整9个年头,也是自己20多岁到30多岁这段时间,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发展影响很大。

陈寅恪先生总结出了王国维先生乃至清华后辈们闪光的品质——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很多清华人,包括同样跟我一起到中国水环境集团工作的学长学弟们,在他们身上也始终保持着这种对知识、思想的独立认知和思考。这也深刻影响了我如今的处事方式、工作学习方式。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陈寅恪先生所撰碑文

作为免试入学的研究生,我觉得清华非常看重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但要区别读死书还是真正掌握知识;其次要拥有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通过不同领域知识的横向嫁接为我行业所用,组配不同的资源为我解决问题所用。我觉得这是清华看重的素质,也是企业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

清华大学的教育和培养全球都是顶尖的,但我希望离开校园的同学们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因为进入不同的行业和岗位后,可能会存在落差,特别是自己想做的事不能很快如愿实现,经济报酬跟设想之间存在差距,需要在进入社会前做好心理建设。

干里里与儿子一起弹琴

我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从小学习音乐,包括钢琴、单簧管,进入学校在交响乐队负责打击乐,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很感兴趣。平时喜欢弹琴或者听音乐。现在提倡做斜杠青年,我在清华时也看到很多人有各种斜杠标签。在时间精力能够平衡的基础上,爱好会增加生活的丰富度和多彩性。

清华是我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

进入这所全中国最优秀的工科学校学习,所带给我的,远非简单的压力与挑战。清华的求学经历,使我变得更加自信,我的信念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坚定。在这里,我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我的信用和品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要想成功考入清华,仅仅在文化课上打下扎实的基础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我们必须怀揣理想,制定一个长远而明确的规划。其次,在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深入思考进入清华后要如何学习、如何发展,这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更应延伸到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考入清华只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站,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清华园内,众多建筑瑰宝不胜枚举,然而,我想分享的并非这些可见的建筑之美,而是那份深藏在清华精神内核中的独特感受。当你踏入清华的校门,真正令人动容的,是当你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清华的氛围,你会发现,它带给你的远不止表面的印象。那种或深或浅的氛围,仿佛能够触及你的灵魂深处,对你产生难以磨灭的内在影响。

为了给自己的日常生活增添些许趣味,我偶尔也会投身于一些简单的业余活动,比如羽毛球和乒乓球,可以通过运动出汗,释放压力。同时,我更加着迷的可能是对人性的探索与理解。这种对人的认识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也为我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7/22 09:17:53